本次修改主要集中在欧盟商标部分。最显著的修改之一是在指南第A部分“一般性规则”专门新增第10章关于证据的内容,以澄清欧盟知识产权局前各类程序中证据如何提交、如何引用以及迟交证据如何处理等问题。
修订后的《申诉委员会程序规则》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修订主要涉及期限计算和延长(《申诉委员会程序规则》第3条)、替代性争议解决(第33-34条)及程序中止的有关规定(第44条)。
升级后的eSearch Case Law数据库在检索结果页面新增了“用于引用的案件信息复制”(copy case quotation)和“网址复制”(copy URL)功能。该数据库在2024年预计还会有更多新增功能上线。
报告显示,拥有欧洲发明专利和/或欧盟商标的初创企业在融资时更具优势,其在早期成长阶段获得投资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仅拥有单个国家国内专利/商标的初创企业。在欧洲国家中,芬兰、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初创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的比例均达到或超过40%。
调解中心提供的替代性争议解决(ADR)服务包括调解、出具专家意见、ADR在线平台等,前述服务现阶段主要面向欧盟知识产权局前第一、二审双方对抗程序的部分当事人开放。
报告显示,单个互联网用户对盗版内容的月均访问次数从2017年的约11.5次下降到2021年初的5次左右(这也是历年来的最低值),到2022年底又回升至7次。不过,虽然下降趋势有所逆转,2022年12月录得的单个互联网用户对盗版内容的月均访问次数仍然比2017年1月低了约40%。
报告显示,受地缘政治、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欧盟知识产权局在2022年新收的欧盟商标申请数量和注册式欧盟外观设计申请数量与2021年相比均有所减少,相应地,商标和外观设计的注册数量亦有所下滑。
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日本专利局(JPO)、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图形商标都能够通过TMview数据库的AI图像检索功能进行检索。TMview数据库包含的可被检索的图形商标总量超5700万件。
报告显示,2021年度欧盟扣押的侵权商品数量约8600万件,相比于2020年的约6600万件有显著增长(增幅约31%),但被扣押商品的价值反而有小幅下降。中国仍是2021年度在欧盟被扣押商品的最主要来源国(占比逾70%)。
三项提案分别涉及(1)标准必要专利(2)危机情况下的专利强制许可(3)补充保护证书制度。欧盟此次修法目的主要在于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其发明和技术,并为欧盟的竞争力和“技术主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