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将PCT专利体系与传统专利体系进行比较,详述了PCT制度下的专利申请流程。PCT作为国际专利制度的基石,通过简化专利申请及相关程序,提供了一套全球化的专利申请体系。该报告同时介绍了中国在2013年的PCT申请数量,共计21,516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根据最新发布的时间表,统一专利法院的筹备工作在2015年底之前尚无法全部就绪。不过,筹备委员会的工作(包括法律框架、财务以及法官培训等方面)均已取得重要进展。奥地利、法国、瑞典、比利时和丹麦已经完成了《统一专利法院协议》在其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
此次修改涉及了阿尔巴尼亚加入伦敦协议后关于在该国生效的欧洲专利的翻译要求。在授权的专利文本的语言是英文的情况下,欧洲专利权利人必须向阿尔巴尼亚专利和商标局提交权利要求的阿尔巴尼亚文翻译,该欧洲专利才能在阿尔巴尼亚生效。
该资料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编拟(更新日期为2014-08-08),作为《专利合作条约》(PCT)研讨会的课程资料使用,全面介绍了国际专利申请体系的相关知识和主要资源,涵盖了诸如PCT申请的提交、优先权、补充国际检索、国际初步审查以及进入国家阶段等PCT申请中的重要事宜。
此次费用调整主要涉及的收费项目包括根据《欧洲专利公约》第67(3)条和第65条对翻译公开或修改的费用、将欧洲专利申请转为国内专利/实用新型申请的费用和转让、许可及其他权利的登记费用。此外还对自第6年起的年费数额进行了调整。
根据该报告,2013年中国以21516件申请紧随美国(57239件)和日本(43918件)之后成为第三大申请来源国,并连续第十一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13年增幅为15.6%)。中兴和华为分别占据企业类申请人排行榜第二、三位,北大和清华亦入围高校类申请人排行榜前50强。
专利分析、专利可视化以及专利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分析将成为此次会议上的重点议题,此外还将关注来自亚洲的专利法律状态信息以及专利检索未来发展趋势。各主要专利信息供应商还将在此次会议的展示环节中展示他们最新的专利信息产品和服务。
根据该协议,在突尼斯生效后的欧洲专利申请和欧洲专利将在该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与突尼斯国内专利申请和专利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协议将在获得正式批准后生效。该协议将有利于欧洲专利申请人和权利人在突尼斯获得专利保护,并促进突尼斯创新能力发展,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根据该方案,欧专局将努力实现自专利申请日起六个月内发出检索报告和关于可专利性的书面意见,优先完成已开始审查的案件,并在发出正面的检索意见后加快授权程序的进程。同时,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提交意见的案件以及异议、限制和撤销程序也将得到优先处理。
其中来自德国的Artur Fischer凭借其超过1100项的发明/实用新型申请获得终身成就奖。获奖的发明家们为各自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其中不乏大众耳熟能详的技术,诸如3D打印、QR码等。这些发明成果对于提高大众生活水平、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