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合作30周年庆祝大会于上周五在法国里昂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和欧专局局长Benoît·Battistelli均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者还包括中欧双方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和知识产权界的高级代表约140余人。
欧专局近日在网上公布其员工条例和相关规定,即《人事管理规则》。该守则介绍了欧专局内部的工作条件以及雇佣条款等。这一举措使得原先仅提供给内部员工的守则如今能被外界知晓,全面提升了欧专局内部管理的透明度。
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筹备的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十周年纪念活动于6月2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中欧已签订新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知识产权合作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知识产权领域重要人士纷纷致辞,就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10年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
该项目旨在通过各专利局充分共享利用检索审查结果,从而缩短审查周期,使申请人快速有效地获得专利权。今后,应申请人的请求,若其专利/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在参与此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机构被认为具有可专利性,即可要求作为后续申请受理局的德国专利商标局进行加快审查。
欧洲专利组织行政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专职委员会在今年6月24日通过了欧专局递交的“True Top 4”单一专利年费提案,根据该提案,单一专利的年费水平将等同于目前欧洲专利指定生效最多的四个国家(德、法、英、荷)的年费之和,与现行欧洲专利体系相比,显著降低了权利人的年费成本。
2015年度欧洲发明家大奖颁奖仪式于2015年6月11日在巴黎举行。今年也是该奖设立十周年。该奖旨在表彰杰出的发明家们以及他们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超过400位来自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嘉宾共襄盛举。已故中国发明家周健先生荣获公众奖。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杂志近期发布了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质量分析调查结果。调查主要针对:被授权专利的质量、被授权专利的质量较去年的变化以及服务质量。调查对象分为:企业、私人执业律师、专利非实施实体。欧洲专利局名列第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居末位。
一年一度的欧洲发明家大奖当前进入投票阶段。已故中国科学家周健先生和澳大利亚科学家Ian Frazer先生凭借其合作发明的“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入围本年度欧洲发明家大奖非欧盟国家类的提名名单。公众可以通过欧专局官网介绍界面的投票通道为其投票。
近期,荷兰一法院判决认定欧专局在集体谈判、罢工权和信息流通方面侵犯了基本人权;同一周内,德国一法院则认定欧专局并未侵犯基本人权。就此,欧专局管理层于上周发表声明,就其在上述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当前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否认其在上述方面侵犯基本人权,并呼吁各方展开相互尊重的对话和磋商。
欧洲专利申请生效后在摩洛哥的效力等同于其国内的发明专利,摩洛哥成为首个承认欧洲专利具有国内效力的非欧洲国家。生效官费为240欧。